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最美的違建聚落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
文、圖/陳佩吟

 公館除了有最高學府臺灣大學以外,還有臺灣科技大學及臺灣師範大學坐落於此,學生的聚集也使商圈文化迅速發展,包括小吃、餐廳、服飾、書店、體育用品等都甚為繁榮發達,每逢假日人潮總是絡繹不絕。在商圈的不遠處,翻過陡坡,有著一處時光暫停的地方,滿載著故事與藝術,像寶藏一樣。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入口處是市定古蹟的寶藏巖寺,也是這個歷史聚落的名稱由來,形容它如同寶藏一樣,一點也不為過,想在熱鬧的公館商圈旁找到它,得先翻過一處陡坡,蜿蜒的路夾雜一旁茂密的樹,搭配牆上的畫作,像是預告著空間的轉換,來到這裡,沒有鼎沸的人聲與喧囂的車陣,與城市只有一個轉彎的距離,卻彷彿世外桃源般與世隔絕。
 
此聚落主要由六○及七○年代興建的違章建築所形成。這些建築依山傍水而建,蜿蜒錯落且複雜,呈現臺灣特殊的聚落樣貌。二○○四年,寶藏巖正式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以聚落活化的形態保存下來。二○○六年底,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開始進行聚落修繕工程;同年,《紐約時報》將寶藏巖納入臺北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與全世界最高樓一○一齊名。二○一○年十月二日,「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正式營運,以「聚落共生」概念引入「寶藏家園」、「駐村計畫」與「青年會所」等計畫,用藝、居共構的做法活化保存寶藏巖,創造聚落多元豐富的樣貌。
 
歷史斷面 看城市發展軌跡
 
違章建築為何成為市定歷史古蹟?時間回到十七世紀末,清朝正式統治管理臺灣,中國沿海地區的居民開始大量移民至臺灣。當時移民地點雖以臺南、鹿港及艋舺為主,但現今臺北公館仍有少數沿著新店溪上岸的臺灣前民,靠虎空山小山坡而建的寶藏巖,正是當時移民之一的郭治亨所建。經過日據時期與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臺灣,日據時期遺留下來的兵舍及軍事設施,成為名為臺北北區司令部的軍事要地。到了一九五○年代,寶藏巖除了該司令部外,民間違建只有三至五戶日據時期遺留下來的居民,他們本為新店溪採砂住戶或田園農家。
 
直到一九六○年代,兩岸情勢稍稍緩和,違建禁令鬆弛,司令部軍方默認寶藏巖周遭興建違建事實,於是寶藏巖開始出現居民,並陸續蓋起數十戶的平房住宅。這些與寶藏巖相鄰的住宅,多是單純地尋找住所的駐軍或榮民老兵或其家屬,於是這些違章建築漸漸成為聚落。一九七○年代初,北區司令部遷移,違建興建速度更快,至一九八○年代止,已接近四公頃約兩百多戶人家。除了三至五間將領用官舍及四十間合法軍方單身宿舍較為寬敞之外,其餘多為自行搭建,就地取材的狹窄平房。因居住者大多收入不高,即使改建,也是小規模整修。漸漸地,這裡保存了臺北市一九六○至一九八○年代的原有建築風貌。
 
這樣的背景故事,在城市快速發展的腳步下,顯得格外珍貴。為此,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從一九九七年九月開始參與公園的設計與協調,並組成「寶藏巖社區工作團隊」,持續遊說行政部門,希望將寶藏巖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為可免為拆除的「歷史聚落」。終於在二○○三年獲得臺北市政府保留其餘建築物的承諾。
 
歲月容貌 點綴後就是藝術
 
近年來,透過活化保存的政策,引入藝術家與文創工作室的進駐與開放,使得大眾得以見到這個沿著山坡參差錯落的特殊文化共生聚落。目前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設有十四間藝術家工作室,做為國內外駐村藝術家工作及生活的空間,此外,也將久無人居的房子整修,規畫了排練室、展覽室及戶外展演空間,透過藝術創作的進駐,點綴聚落裡違章建築上的歲月,吸引更多遊客走進這裡,在看展之餘也可以深度了解聚落的故事,達成居民與藝術共生的目標。
 
為了吸引更多國際旅客到來,於二○一四年開設「閣樓青年會所」,除了設有七間客房可供住宿,在青年會所裡也販售文創相關商品,深具藝文氣息。青年會所的功能,旨在呈現歷史聚落發展過程中生活的真實性,由它的區位、地勢形態和建築特性表達出其獨特的「場所精神」;並期待用記憶連接起所有為人所熟悉或不熟悉的點點滴滴的事物,而這些看似日常的事物,也正是形成閱讀寶藏巖豐富的歷史紋理與具歧異多義的線索。
 
趁著陽光照耀的日子,一起走進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看歷史留下的最閃耀的寶藏;若欲欣賞河景風光,還能沿著河岸、單車道路,從新店一路連結到淡水河,享受迎風騎乘之趣。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電話:(02)2364-5313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1:00~22:00
★周一休館,周二至周日展覽僅開放至18:00
(點閱次數:1161)